近日,一些原本專屬于基金公司、信托公司的金融產品,通過P2P“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反映出在牛市效應的激發下,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開始借助P2P來拓展資金渠道。
分級基金、[安圭拉公司注冊]陽光私募對于普通投資者來說本是陌生的概念。這些“高冷”的金融產品,現在正通過P2P悄然來到普通投資者身邊。
某P2P網站與一家基金公司達成合作,將募集來的資金用來參與股票市場的定向增發,投向該計劃的優先級份額。
這一“P2P化”的分級基金A 與正常的分級基金A有何區別?
第一,在“項目信息”中,平臺對項目來源、擔保方、投資方式等作了說明。
不過,對于資金的具體投向則未透露,理由是該項目仍屬于未公布期,需要避免對參與的定增公司股價造成異常波動。而普通分級基金多為有明確的跟蹤指數或熱門主題。
第二,在產品流動性上,P2P 產品相當于鎖定了30天的投資期限,而普通分級基金一般在工作日均可進行申購和贖回。
第三,P2P“項目信息”中,注明引入某融資擔保公司對項目進行100%金額保障。
而普通分級基金A通常設定一個約定利息,但分級基金A的價格是波動的,投資者手中的分級基金A的市值也是會有變化,且很多分級基金A 并無到期還本的承諾。也就是說,在不發生意外風險的前提下,P2P 產品的收益更為確定;而普通分級基金A的價格與市場利率有關。市場利率上行,其價格會下跌;市場利率下降,其價格會上漲。
第四,在收益率方面,目前普通分級基金A的隱含收益率在6%以上已經算高的了。
為何P2P 產品的收益率遠高于普通分級基金A?或者換句話說,為何P2P產品要用比普通分級基金A高的多價格募集資金?
一是P2P產品的投資期限較長,[注冊加拿大公司]因而基金管理成本較低;二是“繞開”證監會審批的P2P產品采取了以高收益率吸引投資者的策略。普通分級基金的發行需要證監會審批,按照證監會最新公布的基金申請審批進度表,今年截至目前,已獲批的分級基金達22只,還有96只正在等待審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