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各家信托公司2014年年報數據,信托資金主要投向了實業、基礎產業、金融機構、證券投資和房地產五大領域。界面新聞經過進一步分析發現,其中證券投資已經超過房地產,投入資金比例均值為14.18%。
在已經公布年報的67家信托公司中,[上海瑞豐注冊香港公司]投入證券市場的資金比例高于市場均值的共有18家,排名前三位分別是中海信托、陜國投和江蘇信托,其占比值高達57.91%、39.04%和38.67%。另外共有10家公司,信托資金投放時在證券市場零涉足,他們分別是華澳信托、華能信托、英大信托、安信信托、金谷信托等。
通過上表可以看出,上榜的這十家公司,不論公司托管資金規模大小,絕大多數投入證券市場的資金比例自2013年就顯著高于同行。江蘇信托是前十家中,2014年最發力證券市場的信托公司,這與江蘇省整體清理地方城投債及地方融資平臺等措施不無關系,公司整體信托資金規模增速排在行業前十,其中證券類項目貢獻巨大。
2014年67家信托公司投入證券市場的信托規模近兩萬億,平均每家信托公司規模在305億元左右,下表中規模前10位的公司都超過了780億元。規模前5位的公司分別是建信信托、中海信托、外貿信托、華潤信托和華寶信托。中海信托、華寶信托和興業信托在這項業務上的增長率都超過了150%,顯示了公司在對市場機會的判斷上更加靈活和快速。
建信信托投入證券市場的信托規模高達1974.27億元,公司作為建行系的信托公司,本身有著豐富的資源,同時兼顧集團風險偏好的要求,在規模和產品線角度都力求與建行相匹配。
在2014年年報中,公司明確提出“積極落實與建設銀行集團的全面戰略協同,以轉型創新為驅動,以提升市場份額、行業位次為重點”,除了在證券市場加大投入外,在金融機構間的投放資金量占比更是高達50%以上。
中海信托的大股東是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在國內金融改革進一步深化,現有業務模式受到利率市場化、混業經營的擠壓下,為了突破發展瓶頸,2014年重點圍繞結構化優先級證券投資產品開發相關固定收益類組合管理產品,通過加大創新力度,來提升主動管理能力,拓展資產管理產品線。
雖然牛市風起,信托業也借風勢找到了短期業務發力點,但是不同于其他業務,證券投資類產品大部分是與陽光私募合作發出,其實質都只是走了信托的發行通道,信托公司僅僅承擔通道角色,因此除通道費外管理費和業績提成都是由投顧方取得,信托公司在這項業務上基本是賺了吆喝卻賺不到什么錢。
當然創新轉型是各家信托公司都在年報中重點提及的要點,針對主動管理型證券投資業務,也有信托公司開始加大投入力度,如萬向信托已向基金業協會辦理相關登記,備案成為私募基金管理人。
四川信托也明確提出將證券投資信托作為公司未來的轉型方向之一,自去年下半年著力定增市場。
此外,去年三季度至今,[廣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包括興業信托、外貿信托、建信信托等信托公司獲得QDII資格,通過拓展投資市場來更好的進軍主動管理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