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信托公司證券投資部人士認為,業績的分化,同樣關乎信托公司的差異化FOF資金配置策略。
股市持續上漲,[巴拿馬公司注冊]同樣給信托公司股票型FOF業務的主動管理能力提出不小的挑戰。
在其長期跟蹤的49只信托型FOF產品里,僅有23只今年前4個月累計收益率超過滬深300(5209.463, 28.05, 0.54%)指數同期37.29%漲幅。
其中,外貿信托-匯聚成長1期、外貿信托-萬博宏觀MoM、中信信托-融惠優選2期、粵財信托-融智潮商組合寶1期、建信信托-建信私募精選2期分別以61.69%、60.20%、59.15%、54.5%、52.55%的累計收益率位列收益榜前5位,這也是僅有的5只收益率超過50%的信托型FOF產品。
一家信托公司證券投資部人士認為,近半數信托型FOF產品收益沒能跑贏滬深300指數漲幅,與信托公司在牛市行情期間的FOF資金配置策略息息相關。
“通常,信托公司內部會先對牛市行情市場熱點做出判斷,再選擇相應投資風格的私募基金產品,比如有些信托公司會青睞擅長投向行業領先股票的基金、有些喜歡偏重成長型股票投資的基金,有些堅持選擇那些專注藍籌股投資的價值投資型基金等。”他說,但整體而言,信托公司不大會側重激進投資策略與絕對超高收益,而是尋求相對穩健的投資回報。
在他看來,盡管信托型FOF產品不存在剛性兌付問題,但信托公司基于主動管理業務穩健發展的需要,是不允許這類業務出現較大的投資風險的。
為此,信托公司往往會與第三方投資顧問機構合作共同敲定FOF產品的投資決策。
“對信托公司而言,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能盡快了解到各個私募基金機構與基金經理的投資風格與投資水準,強化自身的主動管理能力。”他表示。
業績分化
上述49只信托型FOF產品今年前4個月的業績分化趨勢同樣明顯——5只產品累計收益率超過50%,13只產品累計收益在40%-50%,16只產品累計收益在30%-40%,5只產品收益在20%-30%,另有10款產品收益率低于20%。
信托公司證券投資部人士認為,業績的分化,同樣關乎信托公司的差異化FOF資金配置策略。
“其實,多數信托公司對牛市行情的投資策略是趨向謹慎的。”他直言。他所在的信托公司就認為今年的牛市行情可能會分成兩部分,一是上半年的資金推動型牛市,二是下半年的業績推動型牛市,為了避免牛市熱點切換期間FOF產品出現較大凈值波動,他們對FOF的整體投資策略,主要是側重投向擅長捕捉成長型、藍籌股的私募基金,盡管這類私募基金未必是當前牛市行情的業績領跑者。
以近期發行的興業信托興福1期FOF集合資金管理計劃為例,它將募集資金等比例地分散投向三只私募基金產品,一是由前興業全球基金有限公司投資總監王曉明發起;二是由原興業證券投資部經理徐京德設立,三是由前華夏基金投資部總監程海泳運營管理。
興業信托人士直言,之所以選擇這三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產品,主要是看中他們能實現投資風格的互補,在分散風險同時取得理想回報預期。
然而,信托型FOF相對求穩的投資思路,某種程度也拖累了其在牛市行情的業績表現。比如今年前4個月業績排名前5的外貿信托-匯聚成長1期、中信信托-融惠優選2期、粵財信托-融智潮商組合寶1期,在4月份的投資回報分別僅有10.65%、6.93%、5.19%,甚至低于滬深300指數同期13.89%漲幅。
值得注意的是,信托型MOM產品突然異軍突起,例如外貿信托-萬博宏觀M·M在今年前4個月實現60.20%的累計收益,位列收益榜的第二位。
其實,MOM算是FOF的一個“分支”。兩者最大的不同,主要是后者更側重考察各個基金產品投資風格,以業績表現作為投資的主要依據,前者則通過長期跟蹤研究各個基金經理的投資理念、個人性格、操盤能力等,形成獨特的基金遴選標準。
“信托型MOM之所以取得不錯收益,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它對眾多私募基金經理的投資心理與情緒變化有著深入分析,能判斷他們在牛市行情里是否容易產生情緒波動,造成選股錯誤及不必要的凈值損失,從而選擇那些心理素質更高的私募基金經理,獲得一份牛市行情的額外收益。”這位信托公司證券投資部人士說。其次,信托型MOM還關注私募基金經理的投資水準能否跟得上其資金管理規模擴張速度。畢竟,不少私募基金經理在資金管理規模超過15億元時,業績表現都會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
由于MOM屬于近年興起的新投資策略,信托公司未必能累積足夠多的私募基金經理性格分析調研數據,他們更多傾向與第三方投資顧問機構合作,開發這類產品。
風控新標準
在上述信托公司證券投資部人士看來,隨著FOF業務持續開展,部分信托公司已經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風控體系。
在選擇私募基金產品投資階段,信托公司除了觀察私募基金的以往業績表現與團隊穩定性,更對凈值波動率、凈值最大回撤值,相應的凈值回升速度感興趣,以此判斷私募基金經理的整體風控水準與市場應變能力——如果凈值波動率越高,表明私募基金經理整體投資策略相對激進,一不小心容易回吐此前的收益;凈值最大回撤值越低,表明他的風控水準越高;凈值在出現最大回撤后的回升時間越短,則表明他的市場應變能力越強。
在FOF產品運行階段,通常信托公司會根據私募基金的投資風格,對股票持倉設定一些要求,比如專注藍籌股價值投資的私募基金會被要求在創業板、中小板的投資比例分別不能合計超過30%,以此控制風險。
“甚至有些信托公司還將優先/劣后份額引入FOF產品。”一家信托公司人士表示,具體而言,私募基金作為劣后方,向FOF產品提供一定比例自有資金,信托公司則向投資者出售優先份額完成募資。
在他看來,信托公司此舉的最大初衷,就是將私募基金管理團隊與投資者的利益綁定在一起,減少道德風險的發生。
他承認,在實際操作期間,私募基金確有相應對策。例如他們會另外發行一款夾層產品,然后將夾層產品募資轉化成自有資金,作為劣后出資部分,在解決自身資本金不足的同時又能放大募資杠桿。
這在信托業并非個案。前些年,[杭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一家業績領跑的私募基金機構在相當長時間出現業績滑坡,曾為其提供FOF資金的信托公司就以業績達不到預期值為由,勸說投資者贖回份額,由信托公司另選其他私募基金產品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