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公布的匯豐中國11月PMI數據,進一步支撐中國經濟筑底的判斷.在此情況下,貨幣政策繼續放松的必要性不大,而且公開市場借助逆回購等工具,流動性調節閥功能至今發揮良好,令未來政策操作得以有時間和空間繼續以靜制動.
不過業內人士也指出,[香港公司審計]雖然目前貨幣政策預判較為中性,但偏高的存款準備金率,以及未來可能出現的時點性緊張,令降準預期難以完全淡出.另外,央行公開市場除輪流使用正/逆回購工具來調節資金松緊度,七天期逆回購利率的"標桿"地位漸被市場認可.
央行公開市場本周共凈回籠240億元人民幣,逆回購各品種利率均持穩.繼在10月末-11月初當周公開市場創下3,790億元的單周凈投放新高後,至本周公開市場已連續三周凈回籠,累計金額達2,000億元.
北京一大型券商分析師認為,中國"經濟回升但通脹不高的情況下,估計貨幣政策還是中性的,不緊也不松."
對未來貨幣政策走向,民生銀行金融市場部首席經濟學家李志強也秉持以穩為主的觀點,因從長遠看,中國經濟增速在7%-7.5%之間都可以接受."預計四季度GDP和三季度應該差不多,政策沒有大的調整必要."
受產出和新出口訂單指數跳漲推動,匯豐中國11月制造業PMI初值跳升至逾一年高點,并重返榮枯線上方.中國經濟持續回暖令人鼓舞,但同時也要求政策持續放松為經濟復蘇保駕護航.
但在穩定的政策預期下,降準可能性和必要性仍未被完全排除."整體來看存準率還是偏高的,下降頻率可以慢,但絕對值還是要降下來的."國泰君安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周文淵指出.
央行公開市場周四進行了總額890億元人民幣的逆回購操作,其中七天期460億元,利率3.35%;14天期430億元,利率3.45%.周二則進行了1,140億元七天和28天逆回購操作.
中國三季度GDP(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7.4%,連續第七個季度放緩,并創三年半新低.不過前三季度GDP累計同比增長7.7%,仍高於政府年初設定的全年增長目標7.5%.
與此前公開市場正回購利率經常與二級市場脫節,而較少被機構所重視不同.逆回購中標利率,尤其是七天期品種的定位,儼然已成為貨幣市場主要回購利率參考的"錨".
今年以來,央行公開市場一直未發行央票,而僅使用正/逆回購來調節市場流動性.二季度末至今,央行一直未再動用降準這一數量工具,僅滾動進行逆回購操作,而未有正回購.
"主要現在政策和信息真空期,所以(二級市場回購利率)在逆回購利率上下波動也比較正常吧."華北一銀行交易員認為.
事實上,公開市場逆回購通過規模的增減,在穩定中標利率的同時,也制約了貨幣市場利率過遠或長期脫離"指導利率".從而間接達到指引貨幣市場價格的作用.
7月以來,銀行間市場七天期回購加權利率多數時間維持在3.0%-3.6%箱體震蕩.雖然也有時點沖破4.5%以上高位,但央行在公開市場通過逆回購放量以及利率持穩,平復波動.
交易員并稱,[香港公司查詢]未來可能出現的大規模財政存款投放,是否會打破逆回購利率數月來穩勢,還需要進一步觀察.但總的來說,短期內發生變化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因逆回購供給及價格相對穩定,已有部分機構將其視作長期依賴資金來源."穩定是最主要的."
此前兩周公開市場均為凈回籠,規模分別為1,010億元和75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