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注中國經濟的長期增長就是押注不斷上升的工資水平會拉動消費增長并促進經濟的進一步平衡。不過這并非板上釘釘的事。
西南財經大學經濟學教授甘犁對1,200多戶農民工家庭的調查發現,2012年6月農民工失業率達到6%,高于2011年8月3.4%的水平。[福州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中國的農民工數量約為1.66億人,這意味著有1,000萬農民工沒有工作。對重在維穩的中國政府來說,這不是一個小問題。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教授孟昕對5,000戶農民工家庭的一項調查發現,農民工實際工資增速在2012年大幅下降。調查假設農民工技能水平沒有上升(技能水平上升應該會導致工資上升),調查發現2012年農民工實際工資同比增速僅有1.7%,低于2011年23%的增速。
浙江平湖一個建筑工地上的農民工官方沒有提供農民工失業率的數據,有關工資增速的數據也十分有限。但官方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三季度農民工實際工資同比增速降至11.1%,低于2011年16.6%的增速。實際工資增速的顯著降低反映出,在2011年的高速增長之后,工資基數上升。此外,出口和建筑行業(農民工集中就業的兩大行業)出現的種種問題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孟昕的調查也讓我們看到了一些樂觀的理由。調查顯示,農民工留在城市的時間更長。從首次遷移到城市的時間算起,2012年農民工留在城市的平均時間為九年,而2008年這一數字為7.8年。這可能反映出農民工在獲得城市社會福利方面有些許改善。2012年有資格領取失業保險的農民工比例為21%,而2008 年這一比例僅為11%。農民工生存狀況的改善可能減輕未來幾年中國可能出現的勞動力短缺問題。
但總的來說,兩項調查發現,[注冊香港公司瑞豐專業辦理]國際貿易和房地產建設行業的風向改變很容易令就業市場偏離正常軌道。未來幾年工資和消費上升仍有可能拉動中國經濟增長,但前路可能會有更多顛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