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成人微拍精品,99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国产三级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欧美激情在线观看视频

  • 信托基金|財富傳承管理|家族辦公室
注冊香港公司好處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報告》簡潔版

一、數據質量
1、抽樣設計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的抽樣方案采用了分層、[南京瑞豐注冊香港公司]三階段與規模度量成比例(PPS)的抽樣設計。初級抽樣單元(PSU)為全國除西藏、新疆、內蒙和港澳地區外的 2585個市/縣。第二階段抽樣將直接從市/縣中抽取居委會/村委會;最后在居委會/村委會中抽取住戶。每個階段抽樣的實施都采用了PPS抽樣方法,其權重為該抽樣單位的人口數(或戶數)。CHFS首輪調查的戶數設定為8000——8500戶。從可操作性角度出發,各階段樣本數設定如下:首先,根據城鄉以及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末端抽樣的戶數(即從每個居委會/村委會抽取的戶數)設定在20-50戶之間,其平均戶數約為25戶;其次,在每個市/縣中抽取的居委會/村委會數量為4;最后可以計算得到抽取的市/縣個數約為8000÷(4×25)=80。
2、拒訪率比較
表 2列出了CHFS與國內外調查數據拒訪率的比較。就國內調查而言,CHFS比CHARLS分別低3.75%、5.22%和6.19%。需要注意的是,2008年CHARLS的調查只涉及甘肅和浙江兩個省份,而2011年CHFS調查涵蓋25個省份,兩者的拒訪率進行直接比較可能存在偏差。三個國外數據庫都與CHFS具有一定的可比性,其調查內容都在不同程度上涉及到家庭的資產、收入和支出等,尤其是SCF,是與CHFS直接可比的調查項目。從表2 可以看出,SCF、CEX和SHIW三個調查的拒訪率都在25%以上。與CHFS直接可比的SCF調查拒訪率更是在30%以上。這表明CHFS的拒訪率與國外同類調查相比,處在很低的水平上,進一步表明了CHFS調查組織工作的高效率與高質量。
3、人口統計學特征
CHFS數據的人口統計學特征與國家統計局的公布的數據非常一致,表明CHFS樣本完全具有全國代表性。表3的第一部分列出了CHFS調查的總人口數量、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以及經過權重調整后的城市人口比例。與此對應,表3也匯報了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11年全國總人口、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
就家庭規模而言,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城市和農村家庭規模分別為2.89人和3.98人,CHFS權重調整后的城市和農村家庭規模分別為3.03人和3.76 人,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CHFS與國家統計局統計的家庭規模都具有一致性。同時,CHFS和國家統計局統計的人口平均年齡分別為38.09歲和 36.87歲,二者也非常接近,可知CHFS調查樣本的人口年齡結構分布與全國人口年齡結構分布相一致。就男性占總人口比例而言,CHFS和國家統計局統計出的男性比例分別為50.7%和51.4%,二者相差無幾。
按照特定地區是城鎮地區還是農村地區來計算城市人口比例,計算出的CHFS中城市人口比例為51.4%,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指標非常一致。
通過以上的對比分析可知,CHFS與國家統計局調查結果得出的家庭規模、人口年齡結構、性別比例和人均收入都具有廣泛的一致性,CHFS具有全國代表性的結論是有可靠依據的。
 
二、收入和儲蓄
1、家庭收入
數據顯示,家庭收入均值為52087元/年,其中,城鎮庭和農村家庭分別為71546元/年和27606元/年。
根據CHFS調查數據,中國家庭收入不均現象非常嚴重。處于收入分布90%以上分位數的家庭的可支配收入占所有家庭可支配收入的56.96%。表5匯報了這些高收入家庭各項收入在所有家庭中的占比情況,其中,經營收入的76.85%被處于收入分布90%以上分位數的家庭所有,經營收入不均現象最為嚴重。
2、家庭儲蓄
總儲蓄占總收入的19.25%,低于依據宏觀數據計算出來的儲蓄率,但仍然處于較高水平。從儲蓄的分布來看,家庭儲蓄分布極為不均。55%的家庭沒有或幾乎沒有儲蓄,而處于收入分布90%以上分位數的家庭儲蓄率為60.6%,其儲蓄金額占當年總儲蓄的74.9%。處于收入分布95%以上分位數的家庭的儲蓄率為69.02%,其儲蓄金額占當年總儲蓄的61.6%。因此,中國高儲蓄的根本原因不是廣大民眾沒有足夠的消費動機,而是廣大民眾沒有足夠的收入。現行促進消費的政策對廣大民眾的影響不大。因此,增加消費、減少儲蓄最有效的政策是提高廣大民眾的收入水平以減少收入不均。
 
三、非金融資產
1、房產
在調查樣本中,自有住房擁有率為89.68%。城市家庭自有住房擁有率為85.39%,農村家庭擁有自有住房率為92.60%。東、中、西部地區家庭自有住房擁有率分別為87.35%、94.42%、90.41%。世界平均住房擁有率為63%,美國為65%,而日本為60%,我國自有住房擁有率處于世界前列。
(2)擁有住房數量
城市戶均擁有住房已經超過了1套,為1.22套,農村戶均擁有住房為1.15套。擁有一套住房的城市家庭占69.05%,擁有兩套住房的城市家庭占 15.44%,擁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城市家庭為3.63%。而在農村, 80.42% 的家庭擁有一套住房,12.20%的家庭擁有兩套住房,2.10%的家庭擁有三套住房。從不同地區來看,東部地區71.31%的家庭有一套住房,15.08%的家庭有兩套住房,4.12%的家庭有三套以上住房。中部地區80.27%的家庭有一套住房,14.03%的家庭有兩套住房,1.16% 的家庭有三套以上住房。西部地區84.27%的家庭有一套住房,8.03%的家庭有兩套住房,只有0.80%的家庭有三套以上住房。
(3)人均居住面積
城市人均建筑面積為38.89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積為33.76平方米。農村人均建筑面積為49.04平方米,人均使用面積為39.57平方米。
(4)住房負債
樣本中有13.94%的城市家庭為購買住房而向銀行貸款,不僅如此,還有7.88%的非農戶籍家庭通過銀行以外的其他渠道借款以獲得住房。從住房貸款或借款的規模來看,非農家庭購房貸款總額平均為28.39萬元,占家庭總債務的47%;農業家庭購房貸款總額平均為12.22萬元,占家庭總債務的32%。
住房貸款總額遠遠大于家庭年收入,戶主年齡在30-40歲之間的家庭負擔最重,貸款總額平均為家庭年收入的11倍多;收入處于最低25%的那部分家庭貸款額達到了其年收入的32倍之多。由此可見,住房貸款是許多家庭的沉重負擔,“房奴”在中國的確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
2、汽車
(1)汽車擁有率
城市家庭擁有汽車的比例為22.89%,農村家庭擁有汽車的比例為11.92%,總體來看,中國家庭擁有汽車的比例為16.37%。
(2)汽車品牌分布
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數據顯示,家庭擁有的汽車市場占有率前4名均是國外品牌,它們是大眾(7.35%)、豐田(5.69%)、別克(4.25%)、現代(3.90%),其后依次是長安、本田、東風、五菱、奇瑞、福特。前十名中有6個國外品牌。
3、工商經營
(1)工商項目擁有
城市有12.44%的家庭擁有工商項目,農村有15.16%的家庭擁有工商項目,總體來看,有14.06%的中國家庭擁有工商經營項目,遠高于美國的7.2%。
(2)經營負債
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業戶籍家庭有5.84%目前有銀行貸款,僅從事工商業生產項目的農業戶籍家庭有9.83%擁有銀行貸款。約15%的既從事農業生產又從事工商業生產活動的農業戶籍家庭擁有行貸款。對非農戶籍家庭,僅從事農業生產項目的家庭中有9.47%擁有貸款;有12.81%的從事工商業生產的家庭以及 20%既從事農業生產又從事工商業生產的家庭擁有銀行貸款。
(3)信貸約束
就從事農業或工商業的家庭而言,沒有銀行貸款的家庭中有75.03%不需要銀行貸款。值得特別注意的是,在目前沒有貸款的家庭中,約18.89%的家庭需要銀行貸款。這些家庭中,有14.8%沒有提出申請。而約4.1%的家庭雖提出申請但被銀行拒絕。就沒有提出貸款申請的原因而言,農業戶籍家庭與非農戶籍家庭都主要將未提出貸款申請的原因歸結為“估計申請后不會獲批”,分別占52.5%與41.4%。其次是“申請過程麻煩”和“其他”原因。“不知道如何申請”所占比重最低,僅13.02%的農業家庭與10.34%的非農家庭將未提出貸款申請的原因歸咎于此。向銀行提出貸款申請但被拒家庭以及由于害怕申請被拒而未提出貸款申請的家庭均在一定程度上面臨信貸約束,兩類家庭占所有從事農業或工商業活動家庭的10.7%。
(4)教育與創業
教育在工商業活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從戶主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來看,過去一年從事工商業的家庭其戶主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77年,比未從事工商業家庭戶主平均受教育年限高,后者僅8.86年。
對資產位于最低20%以及資產位于20%~40%的家庭,其戶主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8.13年。資產位于40%~60%分位數項目,其戶主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9.55年。資產位于60%~80%分位數項目,其戶主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為10.04年。資產位于最高20%的項目,其戶主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也最高,為 12.48年。由此可見,資產隨著受教育年限的增加有增加的趨勢。
 
四、金融資產
1、金融資產總量
家庭金融資產平均為6.38萬元,中位數為6000元。分城鄉來看,城市家庭金融資產平均為11.20萬元,中位數為1.65萬元;農村家庭金融資產平均為 3.10萬元,中位數為3000元;家庭金融資產在城鄉之間的差異顯著,中位數達到3.5倍。從均值和中位數之間的差異可知,金融資產在家庭之間的分布是不均勻的。
2、無風險資產占比高
家庭金融資產中,銀行存款比例最高,為57.75%;現金其次,占17.93%;股票第三,占15.45%;基金為4.09%;銀行理財產品占2.43%。銀行存款和現金等無風險資產占比高。
3、炒股盈虧的“二八”法則
有效樣本中,盈利的家庭占22.27%;盈虧平衡的家庭占21.82%;虧損的家庭比例達56.01%。可見,高達77%的炒股家庭沒有從股市賺錢。這與人們上說的“二八”法則比較接近。
4、炒股盈虧的年齡效應
根據戶主年齡將家庭分為青年、中年和老年,我們發現年齡與炒股盈利成正相關關系。在戶主為青年的家庭中,炒股盈利占16.14%;盈虧平衡的家庭占 27.67%;虧損的家庭占56.20%。在中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23.71%;盈虧平衡的占17.01%;虧損的占59.28%。在老年家庭中,炒股盈利的占30.30%;盈虧平衡的占19.19%;虧損的占50.51%。總體來看,隨著年齡的增加,炒股賺錢的比例呈增加的態勢。
5、金融市場參與差異大
家庭對股票市場參與率為8.84%;家庭對債券市場參與率0.77%;家庭對基金市場參與率4.24%;家庭對衍生品市場參與率0.05%;家庭對金融理財產品市場參與率1.10%。因此,家庭在不同金融市場參與率存在顯著差異,衍生品和債券市場參與率尤其低,這與我國衍生品市場和債券市場發展滯后的現實基本吻合。
6、股票市場參與和風險態度成正比
,風險偏好型的家庭炒股比例為20.29%;風險中性型的家庭炒股比例為11.54%;風險厭惡型的家庭炒股比例為5.36%。因此,炒股與家庭風險態度呈明顯的正相關關系。
7、民間金融市場參與城鄉趨同
有借出資金的家庭數量占總體家庭的11.93%。分城鄉來看,城市家庭11.94%有借出款;農村家庭11.92%有借出款。總體來看,城鄉家庭對民間金融市場參與趨同。
 
五、家庭負債
1、家庭負債值得關注
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中,負債包括農業及工商業借款;房屋借款;汽車借款;金融投資借款;信用卡借款;以及其他借款等。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樣本中,有負債的家庭占38.22%。其中,城市家庭負債比例為35.16%,農村家庭負債比例為40.31%。
中國家庭負債均值為62576元。其中,城市家庭總負債均值為100815元;農村家庭總負債均值為36504元。
中國家庭總體的資產負債率為4.76%,其中,城市家庭為4.08%,農村家庭為9.81%,農村家庭資產負債率約為城市家庭的2.5倍。
由此可知,雖然農村家庭負債的平均數低于城市家庭,但是,農村家庭負債的比例以及負債占資產的比重均顯著高于城市家庭。因此,農村家庭的負債是一個需要關注的問題。
2、教育負債比例高
教育負債在城鄉的分布比例有很大的差異,大部分教育負債都集中在農村。如表14所示,在有個人教育貸款家庭中,農村家庭占比77.88%,是城市家庭占比的3.5倍。同樣,在有親戚朋友或非銀行類機構借款的家庭中,農村家庭占比高達67.37%,是城市家庭占比的2倍。
在 16周歲及以上年齡的在校學生中,根據學歷層次的不同,家庭教育負債的比例也不一樣。隨著在校學生學歷層次的提高,家庭的教育負債比例大幅提高。如表15 所示,對于教育負債,有大專(高職)及以上學歷在校學生的家庭中,擁有貸款的家庭比例為10.57%,是有高中/中專(職高)及以下學歷在校生家庭擁有貸款比例的3倍,后者僅為3.65%。對除教育貸款之外的借款,在有大專(高職)及以上學歷在校學生的家庭中,有借款的比例為25.31%,同樣是在有高中 /中專(職高)及以下學歷在校學生家庭中擁有借款家庭占比的1.36倍。
3、家庭支付方式多元化
消費者在各種購物支付方式中仍以現金支付方式為主。如表16所示,以現金支付的交易次數占總交易次數的79.60%,所占比例最高。同時,通過借記卡(儲蓄卡)和貸記卡(信用卡)方式來進行支付也是另外兩個重要的購物形式。具體地,以這些方式進行的交易次數分別占總交易次數的8.05%和6.97%。總體來看,家庭支付方式呈現多元化趨勢。
4、信用卡方便交易
使用信用卡的主要原因是方便日常生活,占比61.26%。家庭基于提前消費與透支的目的使用信用卡的占23.16%。在信用卡還款方式上,高達84.72%的家庭都選擇了提前償還或者到期全額償還。
就家庭所用信用卡的信用額度而言,最主要的信用卡戶均信用額度為24000多元,但只有22%左右的信用卡預借過現金。此信用卡每月消費額為戶均3300元左右,戶均欠款金額1089元。其次的信用卡戶均信用額度為20694元,預借現金的比例為18.07%,該卡每月的戶均消費額度2722元,戶均欠款金額1103元。
 
六、家庭財富
1、家庭財富分布不均
中國家庭財富凈值的均值為665187元,中位數為24000元。其中,城市家庭財富凈值均值為1467860元,中位數為33340元;農村家庭財富凈值均值為117928元,中位數為20500元。
處于財富分布90%以上分位數家庭的財富占社會財富的比例高達86.69%,在城市,這一比例更高,達到89.50%。因此,家庭財富分布差異大。
2、城鄉家庭財富差距大
平均來看,中國城市家庭的金融資產為111714元,非金融資產為1456961元,資產合計為1568675元,城市家庭負債總額為101815元,城市家庭財富凈值為1467860元。
平均來看,中國農村家庭金融資產為30996元,非金融資產為123436元,資產合計為154432元,農村家庭負債總額為36504元,農村家庭財富凈值為117928元。因此,城鄉家庭財富差距大。
3、家庭資產分布不均
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中,家庭資產包括非金融資產和金融資產兩大部分。家庭非金融資產包括農業、工商業等生產經營資產;房產與土地資產;車輛資產;以及家庭耐用品等資產。家庭金融資產包括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股票;債券;基金;衍生品;金融理財產品;非人民幣資產;黃金;借出款等資產。
中國家庭總資產均值為727762元,中位數為37000元。其中,城市家庭總資產均值為1568675元,中位數為50000元;農村家庭總資產均值為154432元,中位數為28730元。均值和中位數之間的差異表明了中國家庭資產分布的不均。
處于資產分布90%以上分位數家庭的資產占社會總資產比例為84.59%;金融資產占社會金融資產總額的61.01%;非金融資產社會非金融資產總額的88.70%。資產的分布也很不均衡。
 
七、保險和保障
1、汽車保險的賠付率偏低
家庭在購買保險的繳費方面,農業家庭平均為購買汽車保險的花費為2384元,非農家庭平均花費約4802元,后者是前者的2.01倍。去年,從家庭申請理賠的情況上看,擁有汽車且購買汽車保險的農業家庭約8.07%申請了保險理賠,平均理賠金額2794元。非農家庭約19.46%申請理賠,比例遠高出農業家庭申請理賠的比重,平均理賠金額3712元,較農業家庭戶均理賠金額大。
2、汽車保險的逆向選擇明顯
數據顯示,進行保險理賠的家庭與未進行保險理賠的家庭在汽車險種的購買上存在明顯差異。對每種類汽車險種,沒有理賠的家庭購買的占比都比理賠家庭的購買占比低。例如,車輛損失險、第三者責任險、盜搶險、車上責任險,理賠家庭的購買占比分別為68.2%、75.6%、49.2%、49.2%,而未理賠家庭的購買比重僅占36.3%、48.2%、22.9%、21.2%。玻璃單獨破碎險、無過失責任險、不計免賠特約險也表現得也很明顯。對這些險種,去年進行理賠的家庭購買比重分別為45.9%、33.9%、30.6%,相反未理賠的家庭只有17.7%、14 .6%、13.6%購買這些險種。
3、我國人口老年撫養比高,社會負擔重。
總體而言,我國少兒撫養比低于老年撫養比。雖然農村地區的少兒撫養比略高于老年撫養比,但城市地區的老年撫養比高達26.31%,遠超過其對應的 18.56%的少兒撫養比。無論是否考慮到人口的跨區域流動,未來人口老齡化的趨勢將會進一步加劇。在我國經濟水平還未達到發達國家水平的同時,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速無疑會對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如何應對我國人口結構中的“未富先老”現象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課題。
4、醫保中的道德風險
有醫保者的醫療支出總額為958.35元/月,其中自付金額為591.59元/月,而無醫保者的醫療支出總額為744.03元/月。表23表明,農村地區有醫療保險的個人無論是總支出(792.15元/月),還是自付金額(571.79元/月),都高于無醫療保險者的醫療支出(438.01元/月)。在城市地區,這一現象并不明顯。有醫保者的醫療支出總額為1166.77元/月,自付金額為617.51元/月,無醫保者的醫療支出總額為1306.06元 /月。
 
八、家庭支出
1、消費支出城鄉差距大
由圖12可知,2010年,城鄉居民平均消費支出相差24390元,城市居民消費是農村居民消費的1.68倍,其中,在日常生活支出、非日常生活支出、休閑保健支出、轉移支出和其它支出方面,城鄉居民分別相差12894元、4853元、2662元、4244元和58元,城市居民在以上各項消費支出上分別是農村居民消費的1.61倍、1.56倍、3.17倍、1.67和1.008倍。從各項消費差距的絕對數來看,日常和非日常生活支出的差距最大,這表明我國城鄉居民在必需品消費上存在較大的差距。從相對消費差異來看,城鄉居民在休閑保健支出方面差距最大,這表明我國城市居民文化娛樂生活比農村居民更加豐富多彩。從城鄉居民消費支出的絕對差異和相對差異都表明我國城市居民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明顯高于農村居民。
2、遠親和近鄰
城市居民家庭節假日轉移支出高于紅白喜事轉移支出,而農村家庭則紅白喜事轉移支出高于節假日轉移支出,城鄉居民人際之間轉移支出存在一定的區別。這表明城市居民親戚朋友之間的往來更為頻繁,而鄰里關系相對淡薄,從而導致節假日支出高于紅白喜事支出;而農村居民家庭雖然親戚朋友往來頻繁,但鄰里關系更為親密,從而導致紅白喜事支出高于節假日支出,農村居民人際交往更體現了“遠親不如近鄰”的觀念。
3、家庭禮金支出
2010年城鄉居民家庭紅白喜事支出分別為2642元和2228元,收入分別為7199元和4847元。但是,城鄉居民家庭2010年紅白喜事凈收入分別為-960元和-729元。
城市家庭紅白喜事支出增加1個百分點的回報為紅白喜事收入增加0.72個百分點;而對于農村家庭而言,紅白喜事支出增加1個百分點的回報為紅白喜事收入增加 1.08個百分點;這表明對于城市家庭而言,紅白喜事的禮金支出是一種負擔,而對于農村家庭而言,紅白喜事支出是一種投資。
 
九、家庭教育
1、義務教育效果明顯
    我們將文化程度為沒上過學和小學界定為初中以下學歷,然后根據不同年齡段計算初中以下學歷人口比重,結果見圖14。
初中學歷以下人口的比例隨著年齡降低逐漸降低。在60歲以上人口中,初中以下學歷人口占65.58%;50歲到59歲人口中比例為44.79%;40歲到49歲人口中比例為28.05%;30歲到39歲人口中比例為19.40%;18歲到29歲人口中比例為7.47%。
數據表明,隨著人口年齡降低,初中學歷以下人口比例顯著降低。因此,義務教育效果明顯。
2、大學擴招效果顯著
大學生在人口中所占比例,50后為1.71%,60后為4.93%,70后為10.19%,80上升到18%以上,增加非常顯著,但已經基本趨于均衡。因此,高校擴招極大地促進了大學及以上人口的比例。
80后的大學及以上學歷人口比例顯著增加。90后的大學生比例增加到42.05%。
3、教育平等
我國農村文盲和半文盲的比例較高,初中及以下學歷的比例高達80%,而該比例在城鎮地區僅為40%,表明我國城鄉人均受教育年限差距大。同時,受教育程度的地域分布存在明顯不平衡。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較經濟較不發達的西部地區,存在明顯的教育優勢。人口的平均受教育程度,尤其是接受高等教育人口的比例高,文盲率低。
進一步對各年齡組學歷結構的分析發現,35歲以下人群的學歷結構圖中初中學歷比例高達36%。就文盲和半文盲人群而言,其平均年齡為55.78歲,表明文盲半文盲群體主要集中于老年人群。與此相反,具有本科學歷的人數主要是35歲以下的年輕人,其中大學生所占比例為14.01%
4、高等教育國際化
在中國家庭金融調查中,9.78%在校大學生或研究生(其中12.93%的城市學生、5.53%的農村學生)留學海外。在有15歲以下小孩家庭中,8.31%打算送小孩出國,29.43%看情況決定是否送小孩出國。到海外接受教育已經成為中國公民重要選擇之一。中國高等教育已經面臨著激烈的國際競爭,還將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
 
本科學歷的平均工資為大專(或高職)學歷的1.75倍,碩士學歷的平均工資為本科學歷的1.73倍,教育回報較高。不過,博士學歷的平均工資僅為碩士學歷的70%。
 
十、其他部分
1、性別比例
通過CHFS數據的分析發現,我國性別比例結構的差異較大,其中又以少兒人口性別比例(123.3:100)不平衡的程度最為嚴重。同時,農村性別比例不平衡的程度高于城市。從性別比例指標的年齡維度上看,少兒組性別比大于勞動年齡組性別比,而勞動年齡組性別比又大于老年人口組性別比,表明未來人口性別不平衡的發展趨勢不容樂觀。另一方面,性別比的地域分布極不平衡。在經濟較為發達的東部地區,其性別比,尤其是少兒性別比較經濟較不發達的中、西部地區更為平衡合理。
2、剩男剩女
我國城市和農村婚姻狀況存在明顯的城鄉差異,主要表明為城市同居、分居和離婚的比例明顯高于農村,而城市未婚比例顯著低于農村。就未婚人群而言,剩男剩女(即30歲以上未婚男女)的城鄉分布存在差異,如表28所示,農村剩男的比例高于城市,而城市剩女的比例高于農村。
城市離婚比例高于農村,[天津瑞豐注冊香港公司]表明城市居民婚姻狀況比農村居民更不穩定。婚姻狀況最不穩定的年齡段為40至50歲。在城市,喪偶女性人數是喪偶男性的3倍多,而農村喪偶女性是喪偶男性的2倍多,這與女性平均壽命高于男性的研究結論相一致。
3、中小企業與就業
私營或個體企業雇傭勞動力占企業雇傭勞動力的62.66%,同時占從業人員比例的38.44%。也就是說,中國有38.44%的從業人員在私營或個體企業工作。外商獨資企業、港澳臺獨資企業和中外合資企業雇傭的勞動力所占比例相對較小。
就不同類型企業職工工資而言,人均工資收入前三位分別是外資企業、中外合資企業和其他聯營企業,但是這三種類型的企業雇傭勞動力所占比例僅為3.78%,除以上三種企業之外,國有企業職工的人均工資收入最高,為46409元/年。但是,作為解決中國勞動力就業主力軍的私營或個體企業人均工資收入最低,表明我國大部分勞動力工資收入處于較低的水平,因此,私營或個體企業工資收入有待進一步的提高。
現成公司熱 | 信托基金 | 財務管理 | 政策法規 | 工商注冊 | 企業管理 | 外貿知識 | SiteMap | 說明會new | 香港指南 | 網站地圖 | 免責聲明
RICHFUL瑞豐
客戶咨詢熱線:400-880-8098
24小時服務熱線:137 2896 5777
京ICP備11008931號
微信二維碼